為響應「世界肝炎篩檢週」活動,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,自今年8月起,國民健康署已擴大BC型肝炎公費篩檢資格,民國75年(含)以前出生至79歲的民眾,終身可接受一次免費篩檢。
其中,民國75年以前出生的「B肝疫苗斷層世代」,因未能接種B肝疫苗,屬於B型肝炎帶原的高風險族群,更應該把握機會主動接受檢查。
根據衛生福利部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,肝癌仍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,以B型與C型肝炎為主要成因,其中 60~70% 肝癌與B型肝炎相關,20~30% 與C型肝炎有關。兩者多經由血液途徑傳播,包括共用針具、刺青器具、以及共用牙刷、刮鬍刀等高風險行為,使民眾在無形之中暴露於感染風險。感染後,約有70%至80%會轉為慢性肝炎。若未及時接受治療,肝臟將因反覆發炎逐漸纖維化,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,增加肝癌風險。
目前C型肝炎患者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的療程,治癒率可高達99%,療程僅需 8至12週,且副作用低,藥費可透過健保給付,大幅提升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與效果。
而B型肝炎方面,臺灣自1986年起全面施打新生兒B肝疫苗,使年輕族群感染率顯著下降。現階段對於B型肝炎患者,主要透過口服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,雖能有效控制病情,但要達到國際所稱的「功能性治癒」,仍相當具有挑戰。
為此,衛生局呼籲市民朋友,透過BC肝篩檢早期發現與治療,可有效降低肝硬化與肝癌發生風險。